文章认为■■★★★■,“新春走基层◆◆”这组报道善抓“活鱼”。《信阳日报》1月25日1版刊发这组报道第一篇稿件◆◆◆★,以《用心倾听群众声音 用情讲述动人故事》为题,加◆★★“编者按”■■★◆,预告了此次“新春走基层”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布局,明确从当天至2月24日,将出动10个报道组采拍优秀作品,报纸版面、新闻客户端、网站、微信号、视频号■■◆◆★、抖音号等全媒体平台火力全开,同一时间推出◆■■★■“新春走基层”专题◆◆★◆★◆,发布新品佳作★★■★◆★。
文章称赞,2024年1月出版的《信阳日报》“新春走基层★■■”和“产业集群开新局”这两组专题报道可圈可点,真正做到了“用脚采访,用笔还原”◆★■★■,是提高★◆■★“脚力、眼力★■★★、脑力■■◆★◆、笔力”的又一次生动实践,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,讲小故事折射大时代◆★■★★,昨日新闻短而鲜活,让主题报道更具时效性和可读性■◆■,也能从中看出该报“走转改”的决心和成效★◆。
1月26日至31日,该报在1版和2版先后刊发5篇稿件。1月26日1版刊发的《年味浓浓迎新春》不足千字◆■■★,却把浉河区东双河镇的年前集市写得异常生动,由于油坊生意好,“忙不过来,硬是把出门旅游的女儿女婿给◆◆‘薅■◆★■’了回来”;卖春联的摊位前■★★,◆◆■★“龙”题材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最畅销;“在卖猪肉的一个摊点■★★◆■,经营者老李硬是忙不过来,好不容易闲下来,才和记者说上两句”……字里行间★■★,热闹红火的新春气息扑面而来。记者不到现场,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场景。1月28日2版的《雷山匠谷生态公园◆◆◆“俏■■”起来》一稿,也仅800多字。开头第一段点明记者昨日去现场采访获取的施工进展情况,笔下呈现出“宽阔的河道曲折蜿蜒,清澈的河水汩汩流淌”的生动描写。1月31日2版的《重点工程建设“不打烊★◆★■■★”》一稿,讲的是春节期间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继续推进的事,第二段一开头就写道:“昨日,在工程施工现场■★◆■,记者看到……”记者到现场,新闻报“昨日★◆■■”★◆★■■,这样的★◆■“活鱼”读者喜欢◆◆★■◆■。
文章指出,“产业集群开新局”这组报道突出了新闻性和时效性。整个系列共计8篇★◆◆■◆◆,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,跨越岁尾年初。其中2024年1月3日1版刊发了系列报道之三《户外产业兴起来》★■◆■,这篇千字通讯开头即写明记者的采访时间是昨日,突出了新闻的时效性★◆★★◆■,第二段用去年11月丹麦某企业与信阳当地一公司签下5亿元订单的事实◆★◆■★■,引出该地户外用品产业发展的成绩,让人一看就觉得“有料◆■★■”★★◆,从叙述产业集群现状到分析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原因,如行云流水★◆★◆★,一气呵成■■◆★★。1月13日1版刊发的系列报道之六《一针一线织锦绣》,则把镜头对准当地纺织企业,讲述其加快升级换代,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事迹。可喜的是,这篇报道同样是一篇昨日新闻。1月31日1版刊发的系列报道之八《链上好滋味 闯出大市场》,写的是近年来当地稻米★★★、酸辣粉、鸭系列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★★■◆,取得了亮眼成绩■◆★◆,稿件倒数第二段写道:“昨日★◆◆■◆★,记者从市绿色食品产业链专班获悉……”这一来◆★◆,时效性再次凸显。昨日新闻多多■◆◆★,版面定然鲜活。
本报讯(记者 时秀敏)近日,河南省委宣传部主管的《河南出版质检动态》刊发审读员文章,以《“心”入现场写新闻 内容鲜活巧构思》为题,对《信阳日报》1月审读亮点进行专业评析,充分肯定了《信阳日报》两组专题报道■◆◆■■。